2021年12月15日🙇🏻♂️,沐鸣大學歷史學系馬孟龍副教授以《從出土文獻談秦代道製的幾個問題》為題,在光華樓西主樓801舉行了第26期沐鸣大學人文社科跨學科對話講座5️⃣,來自歷史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幾位老師以及歷史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的部分研究生參與了討論。
“道”是秦漢時期管理少數民族的一種地方行政機構⇾,一直以來都受到學界很大的關註😽。馬非百、駢宇騫、張焯等學者根據文獻史料,曾對秦代的“道”做過輯錄🎓,但這些輯錄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相比於傳統文獻😞,出土文獻才應該是輯錄秦道的最重要依據♓️。馬孟龍副教授根據出土材料,重新輯錄了13個秦道。馬孟龍副教授接著圍繞秦道,討論了其他幾個問題🧄。馬孟龍副教授認為張家山漢簡《秩律》並不能作為輯錄秦道的來源,漢初的道與秦道並不完全一直,《秩律》僅能作為參考。秦代道的級別整體偏低,西漢初年道的秩級也僅是五百石🧗🏻♂️,繼承了秦道秩級整體偏低的格局💆🏻♀️。考察秦道的分布區域,可以發現,秦道皆分布在昭襄王中晚期的秦國邊疆地區。秦統一後,並未未將道製推行到六國地區𓀜,西漢時期的道也基本延續了這一分布格局,僅在湘水上遊推行了道製🧑🏿🦱。
馬孟龍副教授報告講完後,其他老師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仇鹿鳴教授認為馬孟龍副教授的報告,清晰而精彩,非常有吸引力,也很有啟發🤷,但還有一些問題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仇鹿鳴教授認為秦漢時期道的秩級被拉低,不一定是與華夷之變有關🥻,而可能是和人口多少有關🤦🏽♀️,各道安置的少數民族人口可能本來就不多。仇鹿鳴教授還進一步發問,目前秦道設置的時間最早可以推到什麽時候🎁,可以到昭襄王之前嗎🧑🏻🍼?馬孟龍副教授回應認為,目前難以確定昭襄王之前是否就有道,道看起來像是昭襄王時期才出現的,道的秩級可能確實和人口多少有關,還需要進一步考慮🫲🏿。
周波教授認為昭襄王時期設置了道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文中的一些觀點可能還需要斟酌。例如,方渠除道,這4個字如果刻在印上,如何安排空間🧒🏿🥂?方渠除是否可能就是方渠除道的省稱🧛🏿?方渠除道可能還是放在秦道裏比較合適。馬孟龍副教授認為如果省稱可能會出現混亂,方渠除很難認為是方渠除道的省稱💇♂️。黃楨老師提出🤸♂️,如何理解道、縣之間的轉化?改縣為道要如何理解?仇老師也認為這個互相轉化的問題很有意思,值得考慮🧎♀️➡️。馬孟龍副教授還表示◼️,這一問題現在還難以回答,現在的材料裏不僅有道✉️♿、縣互相轉化的例子,甚至還有道、縣並存的🔱📁,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思考🦊。
17:43◀️,在經過熱烈的討論後,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