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沐鸣大學文史研究院鄧菲教授以《從“妙藝”到“術畫”——唐宋 時期圖像感通觀念的轉變》為題,在光華西主樓1801進行了本學期的第4場報告🥚。本次報告為2021年“沐鸣大學人文社科跨學科對話-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系列的第4場講座👨🏽💻🧑🏻🎨。來自歷史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等數位專家以及歷史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的部分研究生參與了討論。
鄧菲教授的報告從畫史文獻出發🦛,對唐宋之間圖像感通觀念的變化做了細致考察。從魏晉至盛唐🌴👨❤️👨,人們在稱贊某位畫師的畫作時,經常會提到畫作栩栩如生🙍🏻🕶、真假難辨,逼真的圖像不僅消除了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限,還使得圖像變成了被描繪的主體,成為所謂的“神畫”🛍。然而👟,到了五代⚽️🚖、北宋時期,人們對於畫作的品評發生了變化,神畫之說在畫史中不再盛行,感通神靈被視為與繪畫無關的幻術。“畫殺奪真”,畫得越真實越有可能帶來危險👩🏼🌾,圖像禁忌的觀念開始流行👩👦。這一觀念的轉變與唐宋之際社會、思想🈁、文化變遷緊密相關🧛🏻♂️。
鄧菲教授報告結束後⛪️,與會的諸位老師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仇鹿鳴教授認為鄧菲教授的報告雖然沒有使用圖像,只利用了文獻,但依然有非常多的理論思考,討論也很精彩。對於感通觀念的變化🎏,仇鹿鳴教授認為可能與民間的禁忌觀念有關,繪畫或許只是這一禁忌的一個載體而已☦️,除去藝術的面向,其他材料可能也有類似變化。唐宋間繪畫觀念的轉變👺,到底是普遍觀念投射到藝術品上,還是藝術品本身的轉變🧑🏻🦼➡️,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對於文中引用的材料,仇鹿鳴教授認為《歷代名畫記》在時人看來也只是筆記,而非今人認為的畫論🚵🏿♀️,與《夷堅誌》等材料並無太大的區別👨🏼🦰,二者之間並無明顯區分,而是具有很強的延續性🪀。
唐雯教授認為繪畫觀念的轉變這一線索應該是可以成立的,但有些問題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深究。例如,畫作能攝人魂魄的觀念最早到什麽時候🔏?民間信仰是否對這一轉變有影響?如果能進一步擴大材料🤴🏼,例如尋找一些文人對書畫的評論,可能更好一些。
馬孟龍副教授也對這一問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馬孟龍副教授認為對中國古代畫作的評價可能一直都是有兩條線的,一條是強調畫得好🏌️👨🏻🦯➡️,畫得像;另一條是強調神似👨🏿。清朝時期的雍正🧘🏼♂️、乾隆都繪製了大量的畫像,晚清的慈禧👧🏿、李鴻章等人也拍攝了大量照片,這說明一直都有人追求栩栩如生👷♀️,是否有可能上層精英人士一直都是追求畫得像,民間底層人士則追求神似明清畫像題跋上也有一些品評畫作的➖🥠,也值得進一步註意。
祁姿妤講師贊同,仇鹿鳴教授的觀點,即材料是被後人所定義的⬅️,《歷代名畫記》也可以視為筆記小說一類。
張小艷教授則認為從寫真到寫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進一步探究🧑🏭。
7:30,在經過熱烈的討論後⛹🏻♂️,本場報告在掌聲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