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院“沐鸣文史叢刊”第一輯第十種💉、羽田正著(劉麗嬌🧜🏻♀️、朱莉麗譯)
《“伊斯蘭世界”概念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伊斯蘭世界”是什麽👸🏼、究竟在哪裏🔔,它是不是具備地理實體的空間?這些樸素的疑問是作者寫這本書的最初端由🪮。毋庸置疑,“伊斯蘭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問題的根源是,“伊斯蘭世界”是一個包含著與其他世界有所區分💇🏼、甚至與其他世界有著二元對立意味的概念。這樣的一個概念是在何時🟣、何處形成?許多有識之士輕松地使用者“伊斯蘭世界”一詞,而事實上各人借此詞所表達的意思卻不盡相同,對這個詞語似乎也並不存在共同的理解🐢。在日語的語境裏♗,“伊斯蘭世界”是一個很曖昧的用語🧒🏻,容易招致人們各種各樣的誤解。因此,要使用這一概念🧞,就必須對其進行明確的界定。為此,作者盡可能地利用了阿拉伯和波斯語的歷史資料,並參考了西文文獻,旨在解答如下問題:這個概念經由怎樣的途徑進入日語中,研究者們的問題意識何在🎓,以及這一概念對一般人的世界觀有什麽樣的影響等。
除了“伊斯蘭世界”這一概念值得認真討論之外,“伊斯蘭世界”史的構思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誕生於7世紀並逐步發展起來的“伊斯蘭世界”,在進入19世紀以後情況是如何,目前學界對此問題的回答尚不明晰👁🗨🤹。高中世界史教材也從未使用過“現代伊斯蘭世界”的表達方式。“伊斯蘭世界”的空間不知不覺從世界史上消失了,對其現代的情況人們則一般使用“現代西亞”🧙🏿♀️、“現代中東”或“現代東南亞”等詞語來表述。這是由於研究者將意識概念和歷史勉強結合起來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可以說🍅,“伊斯蘭世界”史的思考方式是“近代”特有的歷史認識。作者認為,在敘述世界史時,不應該使用“伊斯蘭世界”的地區設定🚻🕳,只有在表達理念的意義時才能使用↕️。正是由於存在如“伊斯蘭之家”這種超地區性的構想,才產生了當今世界中西方與伊斯蘭的二元對立結構。
該書闡明了“伊斯蘭世界”一詞的歷史背景,進而重新定義了它作為學術分析概念的前提及使用要求🤮,並指出“伊斯蘭世界”史這一框架所存在的問題🌝,提倡書寫新的世界史的必要性🥕。具體而言,第一部分探討近代以前生活在“伊斯蘭世界”的穆斯林如何認識人類居住的整個世界及如何把握歷史的問題;第二部分比較18世紀以前和19世紀具有代表性的文獻中的相關記錄,在此基礎上思考歐洲人對世界的認識有何變化;第三部分論述在日本“伊斯蘭世界”這種對地區的理解方式是何時並以何種形式誕生,又對現代人的世界觀和思維方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