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百年朱子學研究精華集成”(12JZD007)的階段性成果。
此文發表於《東北亞論壇》2013年第6期第95-106頁🧜🏼,2013年11月1日出版。
作為韓國以及東亞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樸槿惠備受世人矚目。因為她身上有著太多的傳奇因素:她的父親樸正熙曾是韓國總統;她曾代替母親行使了5年“第一夫人”的職責;她曾處在權力的頂峰☯️👈🏽,後因父親遇害遭受眾叛親離🦟,而一度跌入地獄🤕;她曾隱居18年👨🏼💼,只是“為了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而重返政壇;200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事件讓她與死神擦肩而過,這又更加堅定了她競選總統的決心👨🍼🧑🦳;2007年黨內總統候選人競選失敗後⚄,她又整裝出發🧑🏼🔬,終於在2012年底獲得了過半數的高支持率而成功當選為總統。她的人生大起大落♾,可謂是“在絕望中成長,在希望中前進”,是“絕望創造希望”的過程。
以樸槿惠訪華為契機🚁,中國大地刮起了一股強勁的“樸旋風”。人們對她的高度關註🛴,除了以上傳奇經歷外,更重要的則是她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熱愛⛹🏼♀️,以及對中國所展示的真誠友好態度。翻閱樸槿惠的傳記和日記可知1️⃣,她多次提到中國古典《論語》、《孟子》、《中庸》以及其他人文類書籍對其心靈的滌煉,特別是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更是給了她巨大的精神力量,幫助她戰勝了人生的絕望,鍛煉了她哲學思維的能力。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長期以來處於人文學邊緣的哲學,怎麽會對一位女總統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備受儒家推崇的基本道德規範🧑🏻🦯➡️。中國傳統文化對誠信的探究,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家👨🏻🍳👺。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中已出現“誠”的概念🧎。《尚書·太甲下》有“神無常享,享於克誠”的記載,此處“誠”主要是指對篤信鬼神的虔誠。《周易·乾卦》中講“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認為君子說話立論應該誠實不欺,才能建功立業🎺。此處“誠”已經開始具有日用人倫的道德意義⚈。後來到了孔子,“誠”雖未形成理論概念⚂,但孔子多處講“仁”👩💻,其修己愛人的內在意蘊與“誠”是一脈相通的。到了孟子⏏️🦸🏽♂️,“誠”逐漸成為規範人們道德行為的一個重要理論概念。孟子指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3]認為“誠”是順應天道與人道的基本法則🤷🙄。荀子開始以“誠”涉政,把“誠”從做人之道擴展為治世之道🕹🧑🏿🔧,指出“誠”乃“政事之本”。儒家經典《大學》將“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成為連接“格物”、“致知”與“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至宋明時代🏄🏿♀️,理學家不僅對“誠”的內涵作了思辨性演繹,還將其視為維護封建“天理”的精神元點加以闡發。可見,儒家高度重視“誠”在成己、成人與成事中的重大作用,視之為道德的根本◼️。[4]
“信”最早也是見於《尚書》🥠。《尚書·湯誓》中有“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爾無不信,朕不食言”[5]等關於信的7條記載,其中多數指的是對鬼神的虔信🧖🏿♂️。到了後來💽,“信”逐漸成為經世致用的道德規範。孔子十分強調“信”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治國即使“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因為“民無信不立”。[6]孔子還指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7]認為“信”是國與國相交的道義標準。到了孟子👩🏽⚖️,他把“朋友有信”[8]列為五倫之一,視其為封建社會道德評價的基本倫常規範。
在中國古代,“誠”與“信”單用較多,連用較少。春秋時期管仲曾將“誠”與“信”連用,他指出“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9]認為誠信是集結人心並使天下人團結一致的保證。由於“誠”、“信”意義相近,故常常被互換使用👵🏼。雖然二者各有側重✢,但相互貫通🛵,互為表裏。正如北宋張載所言:“誠故信,無私故威”。[10]可見,誠信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交朋結友🦦、進德修業之基,是治國安邦之道。崇尚誠信已成為一種文化傳統🥄,並內化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特質👩🏽⚖️。
“信譽和名譽就像人生的時光一樣,是千金難買的貴重物品。遺憾的是,人們往往感覺不到它的珍貴👖,只是東窗事發時才捶胸頓足而後悔不已。”[12]
基於此,她在個人交往和國家外交中也尤其重視心與心的真誠溝通和交流。今年6月底的訪華之旅,樸槿惠將其命名為“心信之旅”🏊🏼♀️🙅🏿,這更突出了她的這一理念。她曾在自己的日記中指出:
於是👧🏿,樸槿惠的“心信之旅”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她的自然和真誠也拉近了與中國人民之間的距離。訪華期間👨🎤,她在與商業界人士聚餐時引用中國俗語說“先做朋友🧘🏻,後做生意”;她在清華演講時特意選用了與清華校徽顏色一致的紫色正裝🎯,而且演講期間因個別詞語發音不準而重新糾正並抱以善意的微笑;她深諳中國傳統中“落葉歸根”的習俗,主動提出要歸還誌願軍的遺骸回國安葬等,都向中國人民如實展現了自己的誠意和善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中韓友好。
這種真誠溝通的做法,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感而遂通”[16]的原理👨🏿🚒。《周易》認為♕,天地間只有一個感與應而已,“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17]只有通過交感的過程,陰陽雙方才能凝聚為恒通暢達的和諧體。外交的對象是國與國,具體來講則是國民對國民,再細化來看則是人與人。在中韓兩國交流中🔃,溝通與共感非常重要👱🏿♀️,“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18]感情是增進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第一要素🫲🏽。為了實現真正的共感👨🏿✈️,就必須要對話。對話是實現溝通和共感的前提條件。
忠恕是儒家重要的倫理範疇🔝,是仁愛思想的基本內涵,也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顧名思義,“忠恕”就是忠誠和寬恕🙆🏽♀️👘。分而言之,“忠”是中人之心,為人謀事🧔🏼♀️;“恕”是如人之心,推己及人🍜🫷🏼。《論語·裏仁》很好的解釋了“忠恕”的內涵:
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之道。綜合《論語》的內容,我們可以概括認為,“忠”的內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20]“恕”的內涵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1]前者指的是,如果自己想要有所作為👳,也要盡心盡力讓別人也有所作為,成人之美;後者指的是,將心比心並推己及人,自己不願做的事👰🏻♀️,絕不強加於人。關於“忠恕”🧑🏻⚕️,朱熹註釋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22]若能竭盡自己全力並一心一意為別人做事🦐,視他人如自我,則自然能夠做到推己及人。可見,忠與恕其實是可以實現相互統一的“一道”,不能割裂開來。若將二者分離🤦🏻♀️,則孔子“一以貫之”的道便成了“兩道”🗑,會犯邏輯上的錯誤。
忠恕之道不僅可以處理好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人際關系,而且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之道🛅👨🦱。《孟子 》指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使爾也。”[23]這裏的“所欲”,不僅是民之所欲,而且是君與民之共欲。君主對臣民若能實行“忠恕”之道,則可以得民心;得民心📃,便可以得天下。聖王如果能夠以“己之所欲與不欲”來體恤下民,則下民可以衣食安逸富足,於是聖王就可以“不降席而匡天下”,[24]這也是孟子所說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25]
關於盡己之“忠”,我們從樸槿惠代行“第一夫人”可以充分看出來👨🏿✈️。盡管只是22歲的花季少女,但面對母親突然去世的噩耗,她完全顧不上個人的悲傷🚴🏻♂️,便不得不在喪禮結束後的第六天履行“第一夫人”的職責,前去參加一項排球大賽並致辭。不僅如此,她每天要翻閱上百封的民情申訴,並一一反映給父親或者親自跑腿去處理;她要經常陪同父親去全國各地考察民情,並現場作業;她要接待各國來訪的政要首腦等🕵🏻♂️。如此的忙碌使得她恨不能將鐘表的時針固定下來。長久的勞累使得她嘴角經常起泡,並伴隨著持續低燒🤹🏻♂️。事實證明😏,她的這一角色詮釋的非常成功,最突出的事例便是她成功說服美國前總統卡特保留駐韓美軍🧙🏻,解決了父親都無法解決的難題💚。
關於推己之“恕”🦻,我們從樸槿惠關註女性🪝、教育等方面可以看出來。盡管樸槿惠是有名的“三無女人”,但作為一名女性政治人物,她對以上問題依然傾心關註。面對2005年民主黨(當時的執政黨)強行通過《私立學校法》修正案,她以決不讓步的姿態🧑🎨,在嚴冬酷寒中進行了53天的抗爭示威,最終使得執政黨屈服🕋;[26]為了照顧年輕的大國家黨女性黨員們,她硬是力排眾議👩🍳,在黨舍內部創立了“快樂幼兒園”,讓年輕的媽媽們可以安心工作🏍;[27]面對別人質疑其沒有家庭和子女而缺乏相應經驗時💙,她的回答是:
不僅如此,即使在上任之初面對朝鮮核試驗等軍事威脅時,她雖一方面強烈譴責朝鮮違反國際規定的做法,但另一方面也考慮到朝鮮的糧荒和生活困難,多次強調不能因此中斷和減少對北的人道主義援助。
“《論語》中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依據人類的本能和欲望類推出來的標準👩🏻🍳,也是正確對待他人的標準。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代表孔子思想的仁義的本質也在這裏。要常把自己置於他人的立場上去審視🚎,這就是仁。”[31]
儒家的義理思想是一種闡明人在具體現實中當行之道的行為規範→,主要從倫理領域闡明了人面對現實問題時所做的正確判斷和道德實踐😬。因此,“何種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如何行動才是正確的”以及“正確的價值判斷的基準是什麽”等都屬於義理思想的範疇。
“義”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含義🫗,其現代意義主要有👩🏼💼👩🏻⚖️:① 宜🛃;②善;③儀;④宜與善之道;⑤與人結骨肉之親(如義兄弟);⑥字句之意等✊🏼。因此,“義”可以縮略為追求現實生活中合宜的“時宜性之義”與實現正義之善的“原理性之義”兩層意思🅾️。換言之,它一方面具有重視事實判斷的狀況性,另一方面具有重視價值判斷的道德性。
義在先秦時代主要指的是外在的行為規範🏄🏻。《周易·文言》中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論語·季氏》中也說“行義以達其道”。這兩處的義強調的都是在現實實踐中的行為🤵🏿♀️。
關於人的普遍性👷🏿♀️,孟子曾如下指出🤌🏽:
此處的“理”意味著包括人在內的宇宙萬物以及存在於一切現象變化中的法則,終極意義上指的就是天理🗝。與之相比,義是只有人才具有的當為的規範原理。具備了它🫅,人才可以為人並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理與義雖然屬性不同,但它們卻以共同的基礎----天理為媒介。因此朱熹將“義”解釋為“天理之所宜”。
可見🏅,儒家義理思想的真正內涵在於實現“原理性之義”與“時宜性之義”的和諧🏄🏿♂️,這就是《中庸》“合內外之道,故時措之宜也”的境界。
“世間有一種不亞於甚至是高於血緣關系並將人們真正聯系起來的紐帶,這就是正義。失去正義的結合🙍🏿,即使表面很牢固🏋️♀️,可一旦遇到利害關系等問題便頃刻瓦解。只有在正義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的結合才是最牢固的人際關系。”[41]
“守道和正直是我一生的行為準則。只有堅守這一準則👈,我的心靈才能得以平靜。這一準則不允許我離開正道半步,我只好沿著這個正道走下去☸️。”[43]
關於原則💇,樸槿惠更是視其為“政治的生命”。她曾於2007年在媒體記者俱樂部的演講中指出:
在分析樸槿惠的政治綱領時,我們也會發現“韓半島信任進程”與“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又稱“首爾進程”)”都體現了一種“時宜性之義”的義理思想👩🏽⚕️。在處理南北關系時,雖然以前韓國歷屆政府實行了各種多樣化的政策,但並未帶來朝鮮的變化😳,也未能真正促進南北關系的實質發展。一直以來,朝鮮不斷發起軍事威脅,韓國政府時而製裁😵💫,時而妥協,而朝鮮在取得國際援助後最終又演變成新一輪的威脅。樸槿惠政府為了切斷這種惡性循環並引導朝鮮走向國際軌道,認為構築信任是核心因素,於是提出了這一信任進程。而且樸槿惠政府在推進這一進程的過程中也發現,單憑韓國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借助東北亞國家各國的協力合作,共同來推動多邊對話、三邊會談👨⚕️、六方會談等,為建立信任做出積極努力。“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的多邊對話體製便是構建“韓半島信任”的輔助性機製👤。她的這一施政綱領正是將自己的哲學理念結合現實情況所做的適當調整🤚🏼,反映了“時宜性之義”的義理思想。
中國古代的天命思想非常豐富👨❤️💋👨,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立論🧩。其中,道家的天命多是指宿命🍄、命運,墨家的天命是指神的意誌,法家的天命是指君王的意誌,而儒家的“天命”多是指發自個人內心的理想使命💗。
就儒家來講🍮,天命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如《尚書·召誥》記載:“有夏服天命”➞,《詩經·商頌》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那時的天命都具有一種有神論的宗教色彩🚓,體現了人們對無法抗拒的上天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後來到了《周易》🫎,雖然沒有天命的描述👨🏻🦽,但卻有了對“天道”的理解🐹。《周易》開始對自然進行相對客觀的理解和認識,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並提出了著名的“三才之道”⛵️,即“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46]此處的天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天命”🔈,指的是非宗教色彩的陰陽變化的客觀規律,這就較以前進了一步。而到了《中庸》,天命則與人性結合起來,最著名的論述則是“天命之謂性”,指的是天命化為人的本性🌵。人稟賦了天命而生🧑🦼,這也更加凸顯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後來到了宋明理學🦴🧝🏿♂️,這一思想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理學家們直接將這種性命名為“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相對比🧑🏿💼,認為這種性是純善無惡的人的本性🥣,並據此提出了“性即理”這一命題🧙🏼。如此,天命與人性實現了一以貫之的結合。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樸槿惠曾接受過天主教洗禮,並信仰上帝。那時🧯,她眼中的天命一定程度上具有上帝的色彩👨🎓。但在更多時候🕵️,樸槿惠視天命為人所無法抗拒的客觀自然的規律,她有時也用“上天”🧏🏽、“天意”等詞語來表述。
“只有領悟天命且滿足於天命的人才能擁有無憂無慮的平靜心態🤸🏿♂️。”[48]
“人最大的病痛在於傲慢👨🏻🦼➡️,極度的憤怒也是來自傲慢🙇🏻♀️。只要平時常有敬畏上天的念頭,就不會受到傲慢病痛的侵擾。”[49]
“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我要過更加智慧的人生,我將順應天意為我安排的一切,包括我的言行🛞。”[50]
“只要我們徹底領悟天意的真諦🔩🤽🏻♂️,我們的利他之心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51]
“對周圍每個人行善就是對上帝的忠誠,時刻不忘修心養性就是對上帝最虔誠的祈禱👳🏻♂️。上帝賜予我們的智慧就是心正和氣正。……人類怎麽會有超越上帝的智慧🧑🏽?”[52]
綜上可見⛱,樸槿惠的天命有些宿命主義的色彩。她認為人如何抗爭也鬥不過上天🩹,人只不過是在上天業已安排好的劇本裏出演著自己的角色而已,無法修改劇本和劇情🪵。但這並不意味著她要求人們消極被動的接受天命而無所作為🫴🏿。她相信上天這一權威性的存在🧑🏼🔬,但她更強調的是,人要因此懂得知天敬天,敬畏天命➜,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要肆意妄為🍴。世間所有的傲慢和憤怒都源自於人的自以為是,源自於人錯誤的以為“萬事應該以自己的意誌為轉移”。[53]人要拋棄這種錯覺,順應天意,“忠實於上帝的旨意🪶,默默履行上帝的旨意並以此充實自己的人生,就足夠使自己心滿意足的了”,[54]這樣才能過正直的生活,才能心安理得。
雖然上天和天意看似遠不可及,但樸槿惠也不忘指出,“上帝就在正直的心裏”💁,[55]“現實正向我們傳達天意,我們的現實就是天意”💅。[56]基於此,她才說“我的天堂既不是來世,也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現在的世界🛁,是我眼下正在打造的世界”👑。[57]
以上筆者分別從誠信、忠恕😹、義理和天命四個方面來分析了樸槿惠的人生經歷和有關施政綱領中體現的哲學思想。盡管從嚴格意義來講,以上四個方面有可以互相重復或疊加的部分,但就總體而言🙋🏽♂️,筆者認為樸槿惠哲學思想的核心最終可以歸結為“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一詞最初源自《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在莊子看來,“內聖外王”是天下治道術之人所追求的理想。就《天下》篇來看,外王的條目中還包括了很多法家的因素。可見🧑🔬,這一思想是儒道法三家相結合的產物。雖然不直接出自孔門儒家之說⚖️,但儒家對此作了最大程度的闡發🤵🏻♀️,最終成為儒家的基本命題。
“二十多歲時,我曾面臨難以承受的考驗和痛苦。……當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
讀書的同時,她也寫了很多文章,並出版了《要是能出生在普通家庭》、《點滴的人生》、《以苦難為友🤞,以真實為燈》、《我的母親陸英修》等著作,而且成為大韓人文協會的一員👨🏿🦳,並被授予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名譽博士學位。[71]
可見,在艱難困厄的18年漫漫時光裏🧘🏽♂️,樸槿惠在孤獨中思考,在痛苦中找尋。絕望的人生,要麽倒下毀滅🧕🏻,要麽站起重生👨🏭。她選擇了後者🤽🏼,讀書換起她站立重生的希望,讀書引導她深刻的思考人生,並正確的找尋人生。這也是孟子所說的“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72]通過18年修身養性的“內聖”♈️,樸槿惠領悟到了人生的三件法寶,那就是“我的正直明朗之心;我的正直明朗之心帶給周邊人的平和💂🏽♀️🛜;讓我每天都過得勤勉充實的分分秒秒的時間”。[73]如此的修養也反映了《中庸》的“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奠定了她最終實現“外王”的基礎。